王宝强16亿票房能到手多少
王宝强16亿票房能够到手的金额取决于合同中的分成比例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和成本。
如果按照一般的分成比例,假设是50%,那么他到手的金额将是8亿。
然而,需要考虑的是还有其他费用和成本需要扣除,如税费、宣传费用等,因此实际到手的金额会比这个数字要少一些。
四个亿
据知情人表示称,这部电影总投资1.5个亿左右
有1个亿是王宝强拿的,后来没钱的时候,陈思诚投了5000万,只要花在了后期的制作费用上
但这部戏从票房5个亿开始,就已经盈利了
16亿票房是啥意思
是指影片放影期间卖出去所有票的总金额是16亿人民币。16亿票房对于制作不是很大的剧来说,票房成绩还是不错的,16亿票房如果以每张票面金额是50元算的话,就相当于有3千2百万人买票观看该影片,这己经是很好的成绩了。
票房破16亿是什么意思
16亿票房意味着有**约1亿**人看过这部电影。 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该电影的平均票价为16元,那么16亿票房就意味着有1亿人看过该电影。 这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实际观影人数可能会有所不同。
票房破16亿是指一部电影在上映期间的票房收入超过了16亿元人民币。票房是指观众购买电影票的总额,通常用来衡量一部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表现。当一部电影票房破16亿时,说明该电影在市场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吸引了众多观众购票观看。
影帝吴镇宇搭档乔杉主演的《转型团伙》还有16天上映,预计票房7亿有可能超过吗
我看估计悬,首先很少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活动,一部电影的宣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部电影宣传力度跟不上,票房就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除非电影有流量型明星,但这部电影的两个主演,要么过气,要么本身就不火。所以,可想而知,票房估计高不了!
《转型团伙》是由影帝吴镇宇自导自演的一部喜剧电影,目前定档于4月19日上映。
观众熟悉的面孔任达华、于莎莎也相应曝光在了海报中。
电影《转型团伙》讲述了一个过气的影帝与当红童星费曼因一场戏拍摄意外而陷入纷争的故事。十一的宇哥意外“入戏”,一位自己就是真正的社团大哥,为了赚钱照顾儿子决定重出江湖,殊不知时代已经改变;从而引发一连串的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
从曝光的预告中看到,以吴镇宇为首的“香港团伙”和以乔杉为首的“东北团伙”时而各自为阵、相互较劲,时而状况百出、笑料不断,粤语尬上东北话无疑是本剧最大的笑料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上阵父子兵,本剧的另一看点就是吴镇宇的儿子费曼,通过录制亲自真人秀《爸爸》之后,费曼让大家熟悉,少年老成,很有自己的思想,而且是个贴心的男孩子。这次《转型团伙》父子二人又将同框出现在大众视野。
微博互动中,一直是费曼减肥的动态备受大家关注,《转型团伙》别名就是《费曼的夏天》,是不是又能勾起观众观影的欲望了呢?
期待电影上映!
说实话我是一个喜欢看电影的人,但是我都没有听过这部电影,说明这部剧的宣传力度不够,演员也没有什么特色,喜剧唯沈腾的喜剧比较深入人心,其他的我觉得没什么好笑的,有些笑点还很低俗。而且乔杉的演技很尬啊,演技差的标杆就有他。但是这部剧有吴镇宇还是可以期待一下,但是能不能破7亿我觉得还是很悬的,毕竟现在的观众眼睛还是很毒的,对电影也是很挑的。没有点什么特色或者吸人眼球的东西,票房很难上来的
悬崖之上票房都破十六亿了
没有破十六亿,张艺谋执导的谍战电影《悬崖之上》上映,截止到5月20日,电影上映了21天,总票房超过10亿,一共是11.9亿。成为了中国影史第86部破10亿影片,也成为了张艺谋的导演生涯中继《长城》之后又一部票房过10亿的电影。
16部非阿米尔·汗的电影总票房仅14亿,印度批片真的好吗
没了阿米尔汗,印度片仿佛也失去了“色彩”。非阿米尔汗的印度片从2015年至今已有16部在国内上映,但票房仅有14.18亿元。相比之下,阿米尔·汗一部《摔跤吧!爸爸》基本上就达到了这样的成绩。
然而,阿米尔汗也不应该被“神化”,阿米尔汗出演的影片也可能质量参差不齐。像是网传创世星引进《印度暴徒》时曾与片方签下保底协议,但口碑垮塌使得阿米尔汗都亲自出面致歉,票房也未过亿。
从印度电影来说,想要长期对外输出非歌舞类的高质量类型片本身就是强人所难。但国内市场对于印度电影的单一需求,无疑也会推升其风险。 个人魅力撑起大半场。
将印度电影推进中国市场,阿米尔·汗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没有吸引力的片名翻译导致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票房很惨淡,但幸运的是自发式传播使越来越多国内观众对印度电影以及阿米尔·汗有了初认识。之后,《我的个神啊》拿下了1.18亿元的票房,为“印度刘德华”阿米尔·汗带着印度片正式叩开国内电影市场做了极好的铺垫。
而真正的转折点便是《摔跤吧爸爸》。由这部高质量影片开始,印度片开始在内地广泛扎堆:包括首部分账片《神秘巨星》、首部进入贺岁档的《印度暴徒》,去年在内地上映的印度片多达10部。
可惜的是,如果抛开阿米尔·汗的“光环”,印度片在国内市场似乎变得不怎么耐“打”。在引进片配额有限的情况下印度片数量开始大增,但多的不是票房成绩,反而多的只是量的“泡沫”。 由于国内观众的单一化需求,引入国内市场的印度片便无可避免地出现同类型题材的对垒。由于片商都会选择一些在本土确认过质量的口碑片,所以能够拉动观影的重任也就落在了营销方面上。
但目前国内市场的印度片票房已进行了理性回调,再加上近两年兴起的大规模引进印度片风潮使得购片成本明显上升,为了保证批片利润,营销成本的上升空间被束缚住,如何“以小博大”成了新的考验。
可以说,阿米尔·汗凭借一己之力将印度电影带入了国内市场的中心舞台,除了有着“淘金”的优势,也让印度电影的质量面临着更严苛的检验、宣发营销迎来了更艰巨的挑战。这个市场中的机会与风险已经摊在了面前,参与者需要看清楚、做好判断。
成龙电影40年其中16年占据华语年度票房冠军,为何近几年开始下滑?你怎么看
一直以来成龙电影的最大特色就是将惊险刺激的打斗融入特定的喜剧氛围之中,从而创作出荧幕上数十年经久不衰的功夫喜剧片。这其中成龙自身玩命式的动作特技无疑是吸引千万计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原因。不过,现如今成龙已经跨过耳顺之年不再年轻,在荧幕上他试图迎合流行文化,狂抖网络梗,一味取悦年轻观众。更让人伤感和心痛的是,成龙的动作越来越慢幅度越来越小,惊险的打斗显得力不从心,颇有廉颇老矣之感。
成龙
我们知道动作明星迈过不惑之年,其电影中的紧张刺激场面便会大打折扣。然而成龙在 58 岁拍摄《十二生肖》之际仍然借助滑轮衣上演高危动作,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他依赖自身完成搏命动作成了电影中的一个习惯,在年轻阶段这是他影片的优势和亮点,而如今却可能成为电影中的败笔。从最近几年成龙主演的电影来看,打着功夫喜剧片旗号的《绝地逃亡》和《功夫瑜伽》里面的成龙动作场面大幅度减少,功夫耍的越来越慢,一心想表演危险动作的他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成龙主演便是电影票房的保证,不过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电影相比,其票房成绩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功夫瑜伽》剧照
另外,成龙功夫喜剧片辉煌的年代,电影特技尚且不够发达,成龙的搏命动作奇观显得尤为壮观和好看。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逼真场景,可以制造种种奇幻景象,可以用数字三维动画让演员在银幕上"为所欲为",成龙的真打实拼就显得蹩脚和不足了。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利用数字 3D 技术,萨姆·沃辛顿轻易就可以表演场面宏大的动作奇观,引得全世界的观众为之着迷和疯狂。在内地上映时期,动作冒险大片《阿凡达》狂卷 13.79 亿的票房收入。而几年后的成龙拼尽全力做足宣传的功夫喜剧大片《十二生肖》在内地只有 8.8 亿的票房收入。两相对比,老年时期成龙影片中的高危动作吸引力已不复当年。
第一、随着2000年欧美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的影迷开始追捧科幻特效技术含量高的影视作品。
第二、喜欢成龙作品的一般都是70-80后一代人,但是随着90后和00后的成长,他们更加喜欢一些偶像派。
第三、影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竟成龙大哥已经不年轻了。虽然他没有之前辉煌,但是他永远是我们70-80年代这群人心中的影视“神话”.